二叶舟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笔趣阁biqugebiquge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皇权在上,无论宗法传统,骨肉亲情与仁义礼智信有时脆弱得不如鸡蛋壳。拳头大才有理,譬如唐太宗改改史书,总能把自己装饰得光鲜亮丽。再者,后世之人也颇有些以结果论,如杨坚篡了“外孙”的江山、把女儿从太后变成公主,李世民弑兄杀弟、逼得老子退位,都还挺瑕不掩瑜,明君头衔稳稳当当。
武则天算不算称职的皇帝,这个迄今有不少争议。托李唐复辟者仍是她直系后裔的福,评价趋于积极正面。然而,皇家的血腥无情,在她身上绝对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且不说对待臣下如何,只看她的亲属,大多遭遇各种折磨。史书里老早就有她闷死小女儿嫁祸给高宗的王皇后之轶事——当然这个难以考证。但她长成的四个儿子乃至唯一女儿,都深深感受过她的狠辣绝情。
长子李弘,传闻说是被母后鸠杀,如《旧唐书》等正史倒没提这茬。但当年太子监国,发现母亲往昔情敌萧淑妃还遗留两个女儿幽禁深宫、耽误成了老姑娘也不得出嫁,还是狠狠震惊了一把。
次子李贤,大约知道些兄长猝死的真相,写了首《黄台瓜辞》,把杀子比摘瓜,恳请母后高抬贵手、放过余下兄弟。但他仍因为“谋逆”被废,凄凄惨惨待在巴州,等到父亲一死弟弟即位,便被勒令自杀;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。
三子李显,仿佛证明了一句“活着就是受苦受难”。高宗李治驾崩、他当了一个多月皇帝就被赶下台,然后长期流放。跟韦氏生的嫡长子(也是唯一的嫡子)李重润、女儿李仙蕙因为讨论武皇男宠给活活打死;另一个宝贝女儿安乐公主则早产于流放中途、连襁褓都没有(因李显脱衣给包着得名李裹儿)。幽禁房州时他常听见外面有人打他旗号起义,以至于听武皇有使臣来就吓得想自杀——有他哥的先例,一点也不稀奇。
四子李旦,在武则天登基前后受够了傀儡的窝囊气。为皇嗣却被关在宫内、正室老婆被疑心重的老妈弄死、儿子们被刻意养废;一生战战兢兢夹着尾巴做人,三让帝位才熬到寿终正寝,可谓阴影不轻。
幼女太平公主,传闻中叫李令月的那位,似乎受尽宠爱权倾一时,可惜也一度惨遭荼毒。因为亲戚牵涉“谋反”,她四个孩子的父亲、堂堂驸马爷薛绍居然饿死在了牢里……
或许可以这么评价武瞾:得位不正的人更容易丧心病狂。而为则天皇帝的倒霉儿子,李显若要回顾往事,真可谓一把鼻涕一把泪。
幸好这位恐怖的前任已经葬入乾陵。否则,中宗哪敢待在这大明宫里闲适的追忆往昔、念叨亡兄的诗词呢。
只可惜,看着平静和谐的日子之下,埋着一颗即将爆炸的死亡地雷。而林奈出于任务需要,必须提醒这位陛下赶紧避难去。
她按着上官婉儿事先嘱咐,规规矩矩的行礼——虽然不很标准,总算勉强过关。制诏女官陪着皇帝说了几句闲话,便专心向陛下汇报日常工;而后,婉儿屏退周围侍从,开始切入正题。
林奈偷眼看皇帝——不到六十岁年纪,发须花白,脸上皱巴沧桑,跟富态红润不大沾边。传闻中李显是个爱玩的主,钟情马球什么的……现在瞧上去倒也挺稳重。
总体来说,这位陛下威仪并不太显,更像个平凡的小老头。
想想他没过几年舒心日子,林奈不禁报以深切的同情。偏偏,他对于上官婉儿旁敲侧击的提示“宫禁松弛、后及公主身边宫人时有违规、应严加管束”反应慢吞吞的,语气更似浑不在意:“哦,昭容有心,朕择日处置。”
婉儿一咬牙,索性跪了下来。“圣人自有分辨,臣本不应置喙。然臣昨日知悉,宫内将有不法之事,心中万分惶恐……”
婉儿这话说的有些扎心。民间人士窥探到大内弊端,甚至指出宫中有谋逆种种,绝对是让皇帝及许多人没脸的。然而“仿佛事态紧急,臣不敢听若惘闻,思前想后,须得从密禀报,望圣人明察。”
林奈也随女相大人跪着,瞥见她微微发颤,也不知道是真害怕还是戏。然而那效果确实不错,李显收敛了忽视的心,音色抖了两抖,叹道:“昭容请起……这不法之事,究竟为何?”
“圣体安康,关系社稷……”婉儿小心措辞,委婉阐述。“……起居饮食之洁净,甚是要紧;然……后与公主,偶有进上,却罕受约束……”
婉儿罕见的磕巴,终于引起了李显的极大关注。他揉揉太阳穴,仿佛渐渐听明白了心腹昭容的深意。
“当日韦后偕朕幽闭于房州,几多磨难,祸福无常……亏得她勉力支撑;朕尝言当惟其所欲,不相禁制……至于公主,亦是自幼受尽委屈……朕实不信、不忍……”
好个尝遍人世冷暖、重情重义的陛下啊。林奈默默感慨。这个,素来史料都说唐中宗昏聩无能,其实换个角度想,优点也很明显嘛——没有在皇权光环下扭曲,保持随和性格,接地气的宠着老婆跟女儿。
脑内突然飘过一段古老的歌“感恩的心~感谢命运~花开花落~我一样会珍惜”……林奈双颊不自主的抽了抽。呃,还是专心关注当下比较好。
而上官婉儿一咬牙,终于把林奈推了出去。“圣人仁厚,重情慈爱,乃大唐之福。臣本不该妄加揣测,然所遇此民间侠士,不知为何,竟说得贴切密实,臣唯以圣人安危为重……”
倾诉带上了泣音,饶是李显,也不得不正视起她身旁这个陌生的“宫女”来。
“这是……?”
林奈终于抬头,好好直面天颜。“小女子乃汉留侯张子房后裔,祖籍新郑,随父辈迁入幽州。虽处江湖之远,但求报效圣人,于国事不免牵挂于心。”
大约因为所见乃是个妙龄女子,即使气质有几分古怪,李显倒也没特别警惕。林奈看着他眉头松了松,也不敢耽搁,续道:“吾闻圣人深爱韦后,早年不惮以天下赠韦玄贞。且圣人与后患难于房州,抚养公主不乏艰辛困苦……”
想想跟婉儿串过的供,林奈终于肆无忌惮的倾吐自己的观点。“但如今这般宽纵,反令二位跋扈非常,较汉时梁冀不遑多让。”
嗯,传闻中李显就是被妻女送的毒汤饼给弄死的,拿梁冀类比也还算贴切。
“尔究竟何方人士?所指究竟何意!”
再次被戳中痛点,李显的声音陡然严厉起来。
到了这个地步啊……林奈深呼吸,鼓足气势,道:“小女子乃民间人士,并无功名。只因深受庭训,又学得卜算之道,观测天象,方知……不日将有企图毒害圣人之行径。谋逆大事,非同小可,即使出自圣人最亲近之人,吾也不敢视若无睹,务必如实以告,望上达天听。”
但凡帝王,于鬼神之事往往夜半虚前席,不敢信其无。林奈屡屡强调“星象转换,推演所得”,言之凿凿,泰然自若,惟愿中宗的注意力都放在结果上,千万别让她当场表演怎么占卜才好。
为表尊敬,林奈的视线尽可能留在陛下的嘴唇以及以下。不过偷眼所见,李显眉头绞起,额上纹壑愈发深沉,嘴角频频抽动。
事到如今,看来这皇帝涵养还挺不错?自己其实没拿什么真凭实据,说得又这样危言耸听,他居然还撑着没暴跳没怒斥,只是似乎深受打击,怔怔的瞅着上官婉儿。
“朕一向信任昭容……”
婉儿膝盖一软,“噗通”就又跪了下来。“圣人,臣不敢妄言,可着实放心不下……”
“趋利避害,人之本性。昭容固然不愿触及此等逆乱;小女子一介平民,更不敢轻言圣人家事。只是,吾观星所见,圣人天命所眷,理应平安顺遂,不该遭逢此劫。故不得不诤言于上,恳请圣人三思。”
林奈仍用现代人的“自负”强撑,坚持不跟上官昭容一起说跪就跪。“吾曾闻许州参军名燕钦融者,直言诘责后与公主,未得圣人治罪,却为皇后矫诏诛杀。小女子贪生,然并不忌惮以死明志……”
咳咳,这或许也叫“置之死地而后生”?
但瞄着李显的眼神,林奈觉得,似乎不管她怎么慷慨陈词,皇帝陛下还是更信赖妻子女儿一些。只是,话都说这份上了,不狠一点,更难取信于他啊。
半响过去,李显依旧有几分呆滞的模样。林奈心沉了下来,头也慢慢低了下来。只是,靠着最后的矜持,仍然稳稳站着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《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》《上流玩法》《年代:我有一扇两界门》【新顶点小说网】《身为邪祟的我,教她们斩妖除魔》【星空职业者小说网】【侠客中文网】《买活》《少女的野犬》《寐姝色》